网上有关“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如下:
1、适应信息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通过媒介迅速传播,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便捷。因此,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发展,利用媒介获取所需信息,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
2、辨别真假信息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真假信息混杂的情况。青少年在接触媒介时,应具备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面对各类信息,要学会独立思考、多方求证,以批判性思维对待信息。提高媒介素养,有助于青少年在面对各类真假信息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3、独立思考能力
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接触各类信息时,青少年应具备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与批判能力。通过深入了解信息的背景、来源和传播途径等,对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同时,青少年还应在面对媒介时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相信或拒绝信息。
4、健康网络行为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青少年已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然而,网络上存在着诸多不良信息与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提高媒介素养,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在上网过程中,青少年应自觉抵制各类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5、参与媒介互动
在媒介普及的当今社会,青少年应具备良好的信息传播能力,积极参与媒介互动。通过参与各类线上线下活动,青少年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还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分享信息。同时,参与媒介互动也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6、在网络安全意识方面,青少年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在上网过程中,要时刻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此外,青少年还应注意防范网络诈骗与网络犯罪行为,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7、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青少年应合理安排时间与精力,确保不影响学业与日常生活。
同时,要学会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网络或沉迷于虚拟世界。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平衡线上线下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在信息时代,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提高信息理解能力、批判能力、传播能力以及网络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素养,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加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同时,家长与学校也应当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21世纪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新媒体的产生,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主要途径,媒介素养也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素质。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其能够“批判性的自主”――遇到信息,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尤为重要和急迫。
对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增强批判创新能力,改善媒介依赖现象,提高甄别、使用信息能力,规避各种非理性行为,同时能够在“主体间性”视域下,体验“人媒交互与共生”,从而获得对生活新的理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完善,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与组织实践两方面,后者成为研究重点与热点。教育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实质、发展历程、发展理念和理论范式四个方面,研究内容是不断超越和发展。组织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组织、媒介素养教师培训和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近几年教师教育和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
1.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对象不断更新,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大众传媒到自媒体;教育形式从单一的教育倾向性到与新闻、教育技术、教育学相融合;教育手段也是与时俱进,由训练到分析再到甄选、使用、评价等,呈现出时代性、丰富性、延展性的特色。20世纪30年代,英国李维斯、汤普森提出大众文化是伪文化,训练学生区分、抵制大众传媒(新闻、广告、流行小说)的错误影响和腐蚀。60、70年代,美国马斯曼提出运用符号学的表征范式来解读大众传媒。1992年在“媒介素养领袖会议”指出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学生获得、分析、评价和创造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90年代,日本提出儿童媒介识读是指儿童在了解传播媒体的性质及常用的传播技术、技巧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解读媒体信息,并有效利用传播媒体的能力。媒介识读的对象既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也包括电脑、游戏机等个人媒体。
2.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由民众、社会、国家参与,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穿插进行。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经历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过程――社会基层发起、社会支持推动发展、后期政府推广普及。加拿大、美国、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自上而下的过程,初期建立媒介的素养教育组织,中期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后期教育部门实施推广。
3.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范式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从保护主义、干涉主义再到开放主义,理论范式构建从单一走向多元,由独立走向融合,由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完善,并且本土化特色明显。30年代,英国教师充当疫苗的角色,这是一种文化保护的教育理念,一种机械式的媒介理论范式。60年代,美国沃尔特提出儿童电视暴力学习研究,关注媒体对人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转向对媒体内容管制和伦理教育。这是一种干涉主义的教育理念,一种实证主义的媒介的教育理论范式。20世纪80年代,媒体教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教学要向学生日常文化经验开放,这是一种文化融合的教育理念,一种宏观的媒介素养理论范式。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学生解读媒体的差异性、方法的科学性,教育展现了一种文化共荣的教育理念,一种跨文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范式。
(二)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实践研究
1.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组织与媒介素养教师培训
欧美国家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教育组织的推动和教师培训的发展和一系列创新做法。教育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教师培训的体系化、专业化都是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动力。1986年英国成立全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委员会,英国伦敦大学设立教师培训项目。70年代,加拿大成立全国性的加拿大教师联盟,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协会,编写了《媒介素养教育指南》,后期成立了媒介意识网,让人们了解媒介教育资料。美国有两个全国性的媒介组织,每年组织工作、短期的培训课程,设立媒介教育课程的学士学位。美国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师的教育工作。日本创新地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2.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研究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呈现三种模式,即独立模式、综合模式、渗透模式,课程开发集中在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如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内容的整合。英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从渗透模式走向综合模式,英语课和公民课是其最主要的载体。英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每个关键阶段的教学中都明确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要求。课程资源是以主题的方式进行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总结评价,1997年英国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了进阶式的媒介研究课程,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中等教育考试。加拿大采取渗透模式,当地的教育部门发布指导方针,规定在7-8 年级学生的课堂中,必须有十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媒介素养教育。美国于1990年制订媒介素养的课程标准,并将媒介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儿童、初中、高中、成人。2001年日本在中小学设立“综合教育”将科目引入素养教育课程,与此同时推出《小学教育媒体教育教材》,2002年公布媒体素养教育的白皮书。
二、当今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学开始注重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则处于被忽视地位。
第一,学校、家长、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学校认为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课程,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家长认为在课堂过多地接触媒体,对孩子没有好处;教师应试教育的担忧以及自身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缺乏等。这样会导致家长、教师与学校在最基础的环节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第二,缺乏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教学案例以及教育设备的缺乏,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仅限于探索阶段,大多融入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广泛实施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并推广实施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较长的时间,所以,很多学校望而却步。专业教育师资缺乏是重要的障碍之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需要新闻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但据了解小学教师相关的知识十分缺乏,媒介素养教师培训较少、媒介素养教师组织薄弱,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缺失。
第三,国家、科研团体、民间团体力量薄弱。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引导。科研团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在多集中在对外文的引荐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研究较少并且针对中小学年龄特征研究的就更少。民间团体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社会优势,建立专业性的网站、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支持。
三、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对于我国来说,我们既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引进西方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实施策略,提升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重视程度和深入程度,又要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水平,学习一系列创新的做法,让中小学生真正学会获得、分析、使用媒介,提高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
(一)外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具有普遍性,同时受时代和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文化倾向性和民族价值观,有其局限性
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应该自己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对中小学媒介素养的概念也要进行细化,将与中小学学生相关联的媒介加以突出,比如:纸质媒体漫画、电子媒体游戏机等等这样可以避免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这样将不会出现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互混合的局面,同时,媒介素养教育重点由大学生转向中小学生,针对年龄阶段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进行细化,更有利于后期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
(二) 建立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范式
外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理念和理论范式,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用开放式心态面对信息社会,未来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大跨度、多元化、时代性等特征,需要根据我国国情,社会的发展,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理论范式。对媒介素养教育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的同时,保持我国固有的保守和缜密的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国家、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给予媒介素养教育以引导与支持
国家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利用行政力量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同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开发《中国的媒介素养指南》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可通过借鉴许多优秀的地方课程、优秀的教学案例加以逐步推广,使得地方课程上升为国家课程。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提供教育资源,如:教材、影像资料、国外先进的设施,让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协助作用,如: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新闻媒体、素质组织等,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论坛、讲座、研究中心、教育栏目等为媒介素养的开展提供外部环境。最后,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先导作用,尤其要加强对媒介素养教学研共同体的研究,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的项目,合作可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深层次的研讨,成立媒介素养教育教师联盟和组织,能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站,提供最新最权威的信息资料。
(四)要发挥学校与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直接推动作用
学校应该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为孩子未来考虑,加强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积极鼓励校本课程的实施,并完善媒介素养教育的考核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媒介素养能力,加强在职学习,促进教师培训的科学化、系统化。教师应该多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才刚刚起步,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当奋起直追,结合我国的教育体制、文化氛围、学生思维特点建立属于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开创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教育模式,虽然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之路还很遥远。但是,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未来之路一定是光明的。
;关于“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xianggongguan]投稿,不代表象功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gongguan.cn/life/202501-10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象功馆的签约作者“xianggongguan”!
希望本篇文章《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象功馆]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